孙叔敖

春秋时期楚国名相
孙叔敖(生卒年不详),[]姓,(wěi)氏,名,亦名艾猎,字孙叔,曾隐居于楚国期思邑(在今河南淮滨县期思镇),春秋时期楚国名相,中国历史治水名人。[3][4][5][6]
孙叔敖生卒年虽不见记载,但通过其父亲的生卒年和楚庄王在位时间来推断,通常认为其生卒年为约公元前630年至约公元前593年。[5][7]学者经过考据认为孙叔敖任国相的时间为楚庄王九年。[8]史记》中,记载有孙叔敖担任楚国国相,实施货币,政治,车马形制等方面改革,令楚国国力大增的事迹。[3][6]左传》中记载了孙叔敖为楚北上征战,建造沂城的经过。[4][6][9]除此之外,在《淮南子》中记载了孙叔敖主持修建了诸多水利工程的事迹。[5][6]
孙叔敖任职期间,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使寿春成为楚国江汉地区以外的另一粮食生产储备中心。同时积极改革,发展经济,帮助楚国打赢与晋国的战争,使楚庄王成为春秋时期霸主之一。[6][1]前593年,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岁。[10]所以世人对孙叔敖评价以褒奖为主。《吕氏春秋》《韩非子》《楚相孙叔敖碑》中均认为楚庄王的立威定霸与孙叔敖的奉职循理、忠心辅佐是分不开的,孙叔敖可称为一代名相。毛泽东曾评价孙叔敖为了不起的水利专家。[11][12][5]

人物生平

生平考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