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1]
猩红热是中国法定乙类传染病[4]。猩红热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以3~7岁儿童居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季为发病高峰[5]
临床上具有猩红热特征性表现,咽拭子、脓液培养获得A组链球菌为确诊依据。结合病史中有与猩红热或咽峡炎患者接触者或当地有流行的流行病学史,有助于诊断[1]
目前多数A组链球菌青霉素仍较敏感。可用青霉素治疗。若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血管活性药等。对已化脓的病灶,必要时给予切开引流或手术治疗[1]
英国报道猩红热1999年至2013年发病率为3.1/10万~8.2/10万,而2014年发病率升至27.2/10万[6]。《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中国猩红热发病率为5.85/10万,在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居于第六位,已高于艾滋病的发病率,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