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贞

明朝内阁首辅
徐有贞(1407年-1472年),初名珵,字元玉,又字元武,晚号天全翁,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2]明朝中期内阁首辅,因封爵武功伯,世称徐武功。[1]
徐有贞是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进士,从进士中举开始,他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3]土木堡之变后,他曾建议南迁,但却遭到朝野内外的一致谴责。景泰年间,他担任佥都御史,到山东治理黄河水患,因其功绩而升任副都御史。[2]
景泰八年(1457年),徐有贞与石亨曹吉祥等人策划发动夺门之变,推翻代宗并拥戴英宗复辟。夺门之变之后,他被拜为华盖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封爵武功伯,成为内阁首辅。他诬陷于谦王文二人,又与石亨、曹吉祥争权夺利,最终被构陷罪名,贬为广东参政,后来又被流放至金齿。石亨败亡后,他才得以获释。[2]
徐有贞个子矮小,但很精明能干,喜欢出风头。对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等方面的书都很精通。[2][3]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徐有贞浪迹于山水之间郁郁而终,时年六十六岁。[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