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

原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出生于瑞士凯斯威尔,[1]博士毕业于巴塞尔大学,瑞士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分析性心理学的创始人,精神分析学界泰斗,[2]荣格心理学学院创始人,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3][4]
1906年,荣格发表有关于字词联想的研究结果:Studies in Word Association,并将之寄给弗洛伊德,为自己带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3]1907年开始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biāo],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5][6]1910年荣格被推选为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3]1921年荣格出版了《心理类型》 一书,让他在心理学界的知名度迅速提升。[5]1929年出版的《金花的秘密及评论》其理论受到了心理学界的欢迎。[3]1932年至1942年,荣格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教授,期间,1934年创立国际心理治疗医学学会并任主席。[3]1946年至1952年,先后出版《论精神的实质》《埃里恩:自身的现象学研究》《答约伯》《共时性:相互关联的偶然性原理》等著作。[3]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终年86岁。[5][6]
荣格及其思想受到了中国哲学家厉麟似及其所创办的景星学社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理论和思想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6]其代表作有《人及其象征》《潜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学》《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回忆、梦、反思》等。[3]

人物生平

孤独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