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鲁迅所著短篇小说
《孔乙己》是中国作家鲁迅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四号的短篇小说,小说附有1919年3月26日所记的《附记》。据《附记》载,本小说创作于1918年冬,于1923年8月收入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入《呐喊》时删去《附记》。《孔乙己》的故事发生在鲁镇咸亨酒店中,这里金钱至上,客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同样被金钱扭曲,孔乙己是一名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旧知识分子,精神迂腐,行为可笑,是众人嘲笑的对象。因为屡次偷窃,孔乙己被人打断了腿,最终也在众人的嘲笑中不知所踪。[3][4]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明了他的写作意图:“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小说通过刻画孔乙己这个被社会边缘化的落魄读书人形象,除了进一步描绘了清末中国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和命运境遇,还描写了一群病态、麻木的看客可悲可笑的形象,用喜剧外表强化了其悲剧的内核。自1949以来,《孔乙己》多次作为短篇小说典范被编入不同的语文教材中。《孔乙己》精巧的构思和创作手法也对其他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提供了借鉴,如莫言的《欢乐》便借鉴了其从旁观者与见证者角度叙事的手法。其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对推动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5][6][7]

创作背景

《孔乙己》发表于五四运动前,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受裹挟而被迫向前的历史环境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之间出现不可避免的裂隙。一方面,科举制度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八股文、孔孟之道所培养出来的一批信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这类人依然存在,封建礼教仍然占据民众思想的核心。另一方面,这些传统士人生存的历史条件却已经不复存在,中国传统的士阶级逐步走向衰微,现代的新知识分子的真正形象和历史背景还没有完全成熟。两派知识分子在充满矛盾、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无所适从,屡受打击。孔乙己的原型据周作人讲述,是鲁迅故乡绍兴一个绰号“孟夫子”的文人,他经常出没于咸亨酒店,想来也是住的不远。鲁迅对此则有另外的说法,他创作人物没有专一用过一个人,往往是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也曾在《呐喊》的附记中回忆自己的创作意图:“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因此,实际上,鲁迅是希望借孔乙己的形象,揭露清末封建统治的腐朽,从而“改造国民性”。[8][9][10][11][12]

内容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