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

清朝末期著名政治人物
丁宝[zhēn](1820年-1886年),原名琼选[1],字稚[huáng],号佩之[3],祖籍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贵州大定府平远州牛场乡(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著名政治人物,盐业改革者,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等名列清“中兴名臣”。因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世人又称其“丁宫保”“丁文诚公”。[2][4][6][7]
丁宝桢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四月二十八日,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a],授武英殿协修。同年丧母,回乡丁忧。咸丰四年(1854年)至九年(1859年)居乡,参与镇压平远独山等地教军[b]和苗民起义。咸丰十年(1860年)授湖南岳州府知府,参与对太平军的作战。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调任长沙府知府;十一月,特旨署理陕西按察使,未及履任,即于次年(1863年)正月改授山东按察使,又次年(1864年)迁任山东布政使。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山东巡抚,光绪二年(1876年)[zhuó]升四川总督。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二十一日,卒于成都四川总督任上,终年六十七岁。清廷追赠“太子太保”,赐祭葬[c],谥“文诚”,入祀贤良祠[d],并准予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5][11]次年,灵柩归葬于山东省济南府历城县华山之南、辛甸村西北的“丁家林地”(今济南市历城区全福立交桥东)。[2][12]
丁宝桢为官生涯,正值晚清内忧外患、国势日蹙、政治黑暗、乱象迭起之际,能以报国为民为己任。[4]山东巡抚期间,整顿水师、加强海防,两治黄河水患,创办山东首家官办工业企业山东机器局,创立尚志书院和山东官书局,并以诛杀宦官安德海而轰动朝野;任四川总督期间,整饬吏治,改革盐政,兴修水利,创办四川机器局,筹划西南边防抵御外侮。其一生勇于任事、政绩颇著,为官清廉、深得民心。[4][5][13][14]曾组织[zuǎn]修《四川盐法志》,著有《十五弗斋诗存》《丁文诚公奏稿》《丁文诚公家信》等。[3][1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