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

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
诸葛诞(?—公元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1]三国时期魏国后期重要将领,历任御史中丞、尚书、扬州刺史等官职,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东大将军、征东大将军等军职,官至司空,位列三公,受封山阳亭侯、高平侯;[2]后举兵反叛司马昭,兵败被杀。[3]
诸葛诞初事魏国,担任御史中丞、尚书,被魏明帝免官。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诸葛诞重新被启用,担任扬州刺史,加授昭武将军,在平定王凌叛乱中得到司马懿赏识,提拔为镇东将军[a],统率扬州军务,获封山阳亭侯。东兴兵败后,诸葛诞调任镇南将军[a],统率豫州军务。[2][4]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毋丘俭文钦叛乱,诸葛诞参与平叛,攻占寿春,升任镇东大将军[a]。不久吴军进兵寿春,诸葛诞斩杀东吴将领留赞,晋封高平侯,升任征东大将军[b][2][5]甘露二年(公元257年)五月,司马昭主政,提拔诸葛诞为司空,位列三公,诸葛诞没有就职,而是在寿春(今安徽淮南寿县)举兵反叛。司马昭亲率大军讨伐诸葛诞,包围寿春,诸葛诞坚守八个月,终因粮尽城破,兵败被杀,夷灭三族。[2][3]
时人认为诸葛诞宽仁爱士,深得人心,麾下士卒不惜追随他而死。[2][6]晋朝史官将诸葛诞视为叛逆,后世如唐朝官员韩皋宋朝史家郑樵为他喊冤叫屈,认为诸葛诞忠于曹魏,是忠臣良将。[7][8]但明末学者王夫之清朝史家姜宸英认为诸葛诞是因受司马昭怀疑而反叛,又联合东吴作为外援以讨伐司马家族,以致亡国亡家,算不得忠臣。[9][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