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中国研制的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
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是指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运输有效载荷往返于太空与地球表面的航天器。与传统的一次性使用航天器在完成任务后直接落入大气层销毁的方式不同,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可以多次执行航天任务,有可控或者自主返回降落能力。国际上主流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可重复使用飞船、可重复使用火箭和空天飞机等。[1][2]
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最早在2002年左右开始传出研发信息,中科院院士庄逢甘证实了空天飞机的研发。[3]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证实了中国在2020年发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计划。[4]2020年9月4日,中国进行首次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发射,在轨2天后,成功返回着陆。[5][6]2022年8月5日,中国再次进行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发射,在轨飞行276天后,于2023年5月8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7][8]2023年12月14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9]
中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连续成功发射和返回,标志着中国在航天器重复使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后续和平利用太空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廉价的往返方式。[8]

发展历程

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研发机构就有了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设想,实质性的试验则是从60年代开始,推出了一批X系列验证机,[10]比如1969年试飞的X-24升力体验证机。进入70年代,航天飞机的研发开始逐步成熟,美、苏两强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航天飞机项目,[10]最终在80年代以美国企业号为代表的航天飞机成功投入使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