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绿鹦鹉

通体草绿的鹦鹉科、鹦鹉属中型鹦鹉。
红领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为鹦鹉科Psittacidae)、鹦鹉属(Psittacula)鸟类,别名月领鹦鹉、玫瑰环鹦鹉等。属中等体型的鹦鹉,体长380~420mm,体重约108g,通体草绿色,上体颜色较深,下体颜色较浅;嘴珊瑚红色,虹膜淡黄色。[3][6][7][4]雄鹦鹉头部灰绿色,在颈部的两侧和耳羽的后面逐渐变为淡蓝色,从嘴到眼有一黑色细线;颏、喉黑色,颈基部有一条环绕颈后和两侧的玫红色“领带”,另有一条从颈前向颈侧环绕的半环形领带,故得名环颈鹦鹉。[3][6][7][4]
红领绿鹦鹉原产于非洲中部和亚洲西南部,现除南极洲外各大洲皆有分布。[4][5]可栖息于多种生境:城市、稀树草原、森林、雨林和湿地等。[3][6][7][4][1][8]主要以榕果、木棉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也吃谷物和其他灌木浆果[3][6][7]红领绿鹦鹉在宠物市场交易历史漫长,世界各地都有引入,但也因取食农作物和侵占其他动物巢穴等缘故,对人类和其他物种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5]
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红领绿鹦鹉列为无危(LC)。[1]2021年2月5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将红领绿鹦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9]

形态特征

红领绿鹦鹉,体型中等,体长380~420mm,体重约108g;雄性翅长164~183mm,雌性翅长162~170mm;雄性尾长240~282mm,雌性尾长190~240mm。雄鹦鹉头部灰绿色,在颈部的两侧和耳羽的后面逐渐变为淡蓝色,从嘴到眼有一黑色细线;颏、喉黑色,颈基部有一条环绕颈后和两侧的玫红色“领带”,另有一条从颈前向颈侧环绕的半环形领带,故得名环颈鹦鹉;通体为草绿色,上体相较下体颜色更深,背部呈灰绿色。嘴珊瑚红色,头绿色,虹膜淡黄色,脚和趾石板灰色或石板绿色。[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