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苦荬菜

菊科苦荬菜属植物
中华苦荬菜学名Ixeris chinensis(Thunb.)Nakai),为菊科Asteraceae苦荬菜属Ixeris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丝叶苦菜[mǎi][1]、苦菜、山苦菜[2]活血草、隐血丹[3]。中华苦荬菜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哈尔滨阿城)、河北石家庄涿鹿)等地[4]。常见于山坡上、田野、路旁、岩石缝隙或河边的灌木丛[4],喜偏碱性的砂质土壤[6]。具有“午休”现象的光合生理特性[7]
中华苦荬菜的根垂直直伸,通常不分枝;茎上部具分枝,分枝呈伞房花序状;基生叶长椭圆形、倒披针形、线形或舌形,茎生叶2~4枚,极少1枚或无茎叶,长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不裂;头状花序通常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含黄色的舌状小花21~25枚,小花干时带有红色;瘦果为长椭圆形,褐色[4]。花果期1~10月[4]
中华苦荬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干燥全草也具有较高营养价值,民间常将其作为野菜食用[8][9];该植株低矮,株丛紧密,花朵繁茂,宜做观花地被应用,也可做缀花草坪[10];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功效[11]。此外,中华苦荬菜会危害小麦、蔬菜、果树等,部分旱地作物田、葡萄园、苗圃,发生数量大,受害较严重[12]

品种考证

本品载于《认药白晶鉴》中称:“生于田间,叶绿色、粗糙。生状类似苣荬菜,开黄色花,具四瓣,掐断溢乳,味苦”,《无误蒙药鉴》又称:“……叶狭长,绿色……花瓣四枚或更多……”并附植物形态图。上述植物生境、形态及附图特征,与蒙医所沿用的山苦荚之生境、形态特征相符,故认定为历代蒙医药文献所载的砸日黑即苏斯-乌布斯(山苦荬)[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