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寄洲

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严寄洲(1917年10月9日-2018年6月21日),生于江苏常熟,中国内地导演、编剧。[3]
1938年夏,严寄洲进入抗日人民军政大学开启他的大学生涯,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1941年,严寄洲到达晋绥抗日根据地,在八路军120师战斗剧社里担任过教员、导演、编剧、戏剧股股长等职务,创作了《第四十一》《甄家庄战斗》《开荒一日》等11部话剧,并凭借在1943年创作的《甄家庄战斗》、1944年创作的秧歌剧《开荒一日》两部作品获得了晋绥边区“七·七·七”文艺奖[4]。1953年,严寄洲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担任起了导演,开启了他电影创作的生涯,先后导演了《这决不是小事情》《五更寒》《战斗里成长》《英雄虎胆》《一日千里》《海鹰》等多部电影,这些电影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凭借优秀的票房成绩,他被称为“不赔钱的导演”[1]
1967年,严寄洲因“文革”而被关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黑楼”。两年后,严寄洲被释放,直到1975年,他才被彻底恢复职务[5]。1978年,严寄洲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应用电子音乐制作完成的音乐电影《猎字九十九号[6],又在1979年创作出《二泉映月》影视作品[7]。此后的几年里,严寄洲又执导了获得“人道主义”优秀影片奖的《再生之地》以及《陈赓蒙难》《陈赓脱险》等作品[8]
作为国务院特殊贡献奖金的获得者,严寄洲的电影曾在1962年获得金鸡奖并在2012年获得百花奖,他本人也在2005年被评为“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9],2017年被评为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杰出贡献导演[1]
2018年6月21日,严寄洲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101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