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
曹国(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87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姬姓。它兴于周,亡于春秋,共存在559年,其疆域包括今山东省定陶县菏泽市区、曹县鄄城县等地。[1][2]
曹国起源于大禹时期的曹姓部落,夏朝末年该部落迁至陶丘(后来姬姓曹国的中心区)。周武王时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立曹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宗法礼制,叔振铎在嫡出的子嗣中排行第六,身份地位尊贵,周武王将首批封国给了他。曹国原也是殷商势力强盛的地方,地域辽阔平坦,河流纵横,商业发达,因此曹国除了监管殷民,以屏藩周的作用之外,还需掌控周王朝东部的交通和经济。[4]曹昭公时期,齐、宋、曹三国联合击退狄人入侵邢国,后又联手重建卫国城池,齐桓公时期结束后,宋襄公联合曹等国拥立齐孝公,企图夺取霸主地位,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最终与曹共公发生纷争,发兵围剿了曹国。[5][6][7]晋文公即位之前,流亡经过曹国之时,因曹共公要求观其骈胁而感到侮辱,不久后,晋文公与曹交恶,伐曹,抓捕曹共公,后又将他放回国。后来曹国国君多次被晋、宋等国囚禁。[1][8]曹伯阳时期,重用曹野人公孙彊(此为《史记》记载身份,但在《左传》中记载为“曹鄙人公孙强”),与晋断交,攻打宋国,最终于公元前487年被宋灭国。[1]
在曹国五百余年的历史中,共传二十九位国君,留有《诗·曹风》四篇,还有仿山墓群遗迹,该遗迹已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单位。[9][10][11]

国号

根据《史记·楚世家》《世本》等文献记载,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生六子,第五子姓曹,名曹安,这是天下曹姓之始。曹姓在大禹时已发展位一个势力强大的部落,因对不愿臣服于大禹王,曾遭到大禹的讨伐。到了夏朝,曹姓发展为一个部落国家,夏朝末年曹姓部落向东迁徙至后来姬姓曹国的中心区——陶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