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

具有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
柞蚕(学名Antheraea pernyi),又称栎蚕、[jiě]蚕,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下的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2]柞蚕是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6]其原产于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生产历史,在《古今注》《广志》等多个古籍中均能看到有关记载。[6][7]不存在野生种群[8]现存柞蚕均为人工放养。[9]柞蚕茧经缫丝处理后,是纺织、化工、电力、国防、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10][5]截止2022年数据,中国年产柞蚕茧约占世界蚕茧总产量的90%。[11]
幼虫体形呈长筒形,较粗壮,[6]体色初为黑色,[5]后转为黄色、绿色或青黄等色。[4]成虫全身被黄褐鳞片。[6]前后翅均近三角形,翅中央各有一美丽的眼状斑纹。[4]主要被饲养于东亚、南亚和欧洲[3]柞蚕适应于温度范围17℃~25℃,相对湿度85%-90%,微风且光照较为充足的环境。[12]寄主植物为栎属Quercus)和栗属Castanea)植物。[5]
柞蚕是一种具有多方面价值的昆虫,柞蚕蛹是高蛋白高脂肪的保健食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10]柞蚕还可用来培养其天敌产品,如赤眼蜂,用于防治农业害虫。[13]此外,柞蚕丝素蛋白分子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组织工程支架、生物传感器、药物控制释放材料及手术缝合线等。[14][15]2013年一项研究显示,将野生的蛹虫草菌接种到柞蚕蛹体内生长而成的蛹虫草子实体与柞蚕蛹的复合体,其药理学作用与冬虫夏草相近。[16]

分类与历史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