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第二代君王
启,又称为夏启、帝启、夏后启、姒启、夏后开,[a]生卒年不详,姒姓夏后氏,父亲是夏朝第一代君王大禹,母亲是涂山氏部族的女子[2]。启是“世袭制”的建立者,夏朝第二代君王。[4]
启出生四天后,大禹就出去治水,启由母亲涂山氏抚养教育长大[b][5]。大禹即天子之位,巡视东方诸侯的时候,在会稽病逝。死之前,选定的继承人名叫伯益,然而,大禹死后,百姓因为启有贤德的名声,而更支持启,诸侯因为启是大禹的儿子,不去朝拜伯益而去朝拜启,于是,启继承了天子之位,是为“帝启”。有扈氏部族不服,起兵反抗,帝启率领军队讨伐,双方大战于甘,有扈氏部族落败,帝启巩固了帝位,各地的诸侯,都来朝拜。[1]帝启废除了禅让制,建立了夏王朝[4]并且沿用大禹的规章制度治理夏王朝。[6]之后,帝启开始不务政事,导致家庭内部起了争斗。帝启十五年,发生了“武观之乱”,帝启派彭伯寿率领军队镇压,[7]十六年,帝启去世。[c][8]
启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奴隶制家天下王朝的建立者[4],也是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王位(皇位)传子制度的创始人,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1]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追尊夏后启为“齐圣皇帝”。[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