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

北京明清时期皇家庙宇
万寿寺是北京明清时期皇家庙宇[6][7]清代皇室的主要祝寿佛事场所。[8]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南、紫竹桥北、高粱河(长河广源闸西侧,[2]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
万寿寺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由万历皇帝母亲慈圣皇太后带头捐资兴建。[3]清顺治十六年(1639年)时大部分建筑因火灾被焚毁,[7]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按清官式规制彻底翻修复建。[8]后经多次大规模修缮、扩建,万寿寺形成了中、东、西三路的建筑格局,现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京西众多古刹中建筑规制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代建筑群,有“京西小故宫”之称。[2][3][10]
1957年,最后一任住持将寺院交付政府部门管理,万寿寺的宗教功能终结。[3]1985年,北京艺术博物馆在此建立,馆藏各时代文物13万余件,常年开办各类文物展览。作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址,万寿寺于1986年5月起正式对公众开放。[2][11][10]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