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Dongshan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漳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东海与南海交汇处。[2][1]全县土地面积243.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为1845.72平方公里。[2]截至2023年末,东山县常住人口22.07万人。[10]截至2024年4月,东山县1个开发区、7个乡镇、61个行政村、25个社区,县人民政府驻西埔镇白石街县府路3号。[5][11] 东山县四面环海,属滨海低丘台地,为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丘陵,东南属滨海小平原。岛东侧发育有连绵的沙滩,后滨段常有风沙堆积,西侧多发育有潮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暖热。[3]一万年前,东山岛已有先民活动。秦王嬴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百越,建南海郡,东山入其版图。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东山属揭阳县。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绥安县并入泉州(治今福州)龙溪县,东山随属之。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建漳州怀恩县,东山改属之。[12]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诏安县时,划东山岛的五都归之。清雍正十三年(1755年),东山岛皆属诏安县。1916年置东山县,属汀漳道,治所铜山城(今铜陵)。1950年5月12日,东山县解放。1956年3月,县治驻地迁西埔。[13] 东山县的第一产业以水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导。[14]2024年,东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1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8.4 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3亿元,增长3.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10.01亿元,比上年增长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7.91 亿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6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37元。[15] 东山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在文化遗产方面,东山关帝庙和成台将士墓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水寨大山、东山抗战烈士陵园、宫前天后宫、铜砵净山院和亲营司礼监墓等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2007年8月,东山剪瓷雕工艺、东山黄金漆画技艺以及东山南音等获批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18][19]2009年4月,东山肖米(烧麦)制作技艺被福建省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在自然景观方面,东山县拥有风动石塔屿景区、马銮湾景区和国家海滨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水寨大山景区。[3]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