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

中国新疆吐鲁番市的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
火焰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高昌区三堡乡312国道3956至3957公里处,占地290平方公里,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至吐鲁番桃儿沟,距吐鲁番市23公里、距哈密市400公里、距乌鲁木齐220公里,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后于2012年升级为国家地质公园。[1][2][5]
火焰山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是北纬42°线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具有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等特点。全年平均气温为14℃,夏季平均气温在30℃左右,地表气温最高在70℃以上。[6][7][8]火焰山整个山体全部由桔红、褐红色的砂岩泥岩组成,是中生代白垩纪早白垩世的砂粒和泥土堆积而成的。泥沙中的铁元素经过高温氧化,雨水淋漓,形成了大量红色的氧化铁,构成了火红底色的火焰山山体。山脉呈东西走向,长100多公里,宽10公里,海拔500多米。从远处看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周围是绿洲,山脉的最高峰在鄯善县吐峪沟附近,海拔831.7米,最低处在海平面以下154米。[2][9][10][11]山体主要形态为“长条形山岭,一面为阶梯状坡面,一面为单面坡组成,而顺坡面受风蚀和水蚀作用发育系列小冲沟,间距20-30米不等,深度5-6米,形似火焰”。[12]
火焰山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13]山海经》中记载将其称之为“炎火之山”。西汉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14]火焰山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永乐年间,陈诚出使西域,路过吐鲁番火焰山时,见“道北有山,清红如火”,于是写下了诗歌《火焰山》。之后,明朝吴承恩将火焰山写进古代小说《西游记》中,火焰山因此成名。[15]火焰山景区始建于2003年,整个景区分为地下、地上两个部分,景区建设紧扣《西游记》故事情节。[16]地下地宫建筑面积9000平米,它包括西游文化长廊、火焰山地理文化厅、高昌历史名人厅、巨型温度计展示厅等景点,[1]其中巨型温度计根据《西游记》中孙悟空“金[]棒”设计而来,其直径0.65米,高12米,温度显示高5.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立体温度计。[17][18]2018年4月13日,火焰山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19]

命名

火焰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山海经》中曾经记载到:“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里面提到的“炎火之山”,正是现在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10]火焰山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永乐年间,陈诚出使西域,路过吐鲁番火焰山时,见“道北有山,清红如火”,于是写下了诗歌《火焰山》:"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此诗写于《西游记》成书前100多年。之后,明朝吴承恩将火焰山写进《西游记》中,火焰山因此成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