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

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约1506[2]-1580年[3][4])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射阳山人,淮安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1]
吴承恩出生在商贾之家,[9]两岁时便展现绘画天赋,[10][11]喜读[bài]史、志怪小说,善模仿物情。正德十六年(1521年),吴承恩中秀才[12]曾因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创作《先府宾墓志铭》。[13]后入京应天乡试未中举,家居期间与叶氏成婚。[8][14]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入龙溪书院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葛木孙继鲁赏识。[15][16]知府葛木作《祭山先生文》,家境改善后入龙溪书院。[15]家居期间创作《古意》《杨柳青》《太白楼》等诗,完成《花草新编》等著作。[17]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湖州府长兴县县丞,次年被代理知县牵连入狱,[18][19]隆庆二年(1568年),经审查后无罪释放并被任命为荆府纪善。[20]隆庆三年(1569年),吴承恩开始创作《西游记》。[21]隆庆四年(1570年)七月前返回淮安,这一时期《西游记》书稿已成并存放于荆王府。[22]万历八年(1580年),吴承恩约于本年逝世,终年七十五岁。[3][4]
吴承恩著作丰富,形式多样,除《西游记》《禹鼎志序》《花草新编》外,有骚、赋、论、表、赞、墓志铭[lěi]、祭告文、序、启、障词等多类体制。[23][24]吴承恩坚守个性,反对复古,作品风格迂疏漫浪,注重细节描写,常通过作品反讽现实生活。[25][14][26]吴承恩首创分类选词,其所著《西游记》开创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全新品类,[27][28]《花草新编》使《花草集》在明代后期受到文人关注。[29]作为明代文学家,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建有吴承恩故居[30]设有“吴承恩长篇小说奖”、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等对其纪念。[31][6]此外也有《吴承恩与西游记》及西游记衍生的诸多影视、动画作品。[32][33]陈文烛和李维[zhēn]等人吴承恩的文学才华给与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丰富多样,并秉持独特的创作理念,能与历史上知名文学家相媲美。[34][35][36]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