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皇后

朝鲜高宗李熙王妃
明成皇后(1851年11月17日——1895年10月8日),本名闵兹映朝鲜语명성황후),出生于朝鲜[]骊州郡近东面蟾乐里(今韩国京畿道骊州市),出身骊兴闵氏,是[qiān]正赠领议政骊城府院君纯简公闵致禄的女儿,为朝鲜王朝高宗李熙的王妃,历史上通称“闵妃”。[4]在大约23年左右的时间里,她一直作为朝鲜政界的最高实力派人物发挥作用,引导政局。[5]
明成皇后出生时闵氏已经家道中落,父亲去世后,她与继兄闵升镐一同搬到首府汉城(今韩国首尔)生活。15岁时明成皇后被骊兴府大夫人闵氏举荐为高宗王妃人选,并于1866年入宫。入宫后,明成皇后阅览皇宫藏书,精心侍奉高宗之母大王大妃,友爱高宗所宠爱的李尚宫,并得到高宗垂怜。她鼓励高宗与大院君李昰应争权,采取开化政策并引入日本势力。1873年高宗宣布亲政后,政治权力落入闵妃之手。闵妃集团废除了大院君时代的锁国政策,并主动缓和朝日关系,[6]为了维持自己的封建统治,面对日本的侵略,于1876年与日本签订了损害朝鲜主权的《江华条约》。1882年壬午兵变后,大院君夺权,明成皇后利用清朝牵制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并重夺政权。[7]1884年,明成皇后利用清军镇压开化党政变[8]1894年,日本干预朝鲜内政,迫使高宗把政权交给大院君,明成皇后引入俄国势力牵制日本,推行亲俄排日政策。[8]次年,明成皇后联合俄国发动政变第三次夺取政权。[8]随后“乙未事变”发生,明成皇后在景福宫日本公使三浦梧楼旗下的日本浪人及乱军杀害,高宗也被胁迫,将明成皇后废为庶人。[1]1897年高宗重新掌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8]国葬之礼厚葬于东大门外之洪陵(今韩国京畿道南杨州市金谷洞)。[9]
《朝鲜通史》中将明成皇后评价为朝鲜王朝历史上重要政治人物之一。认为明成皇后尽管做出了政治上的改革,但未能逃脱封建统治者的局限性,只是企图维持和加强以国王和闵氏家族两班权贵为核心的保守的封建统治体制,并未采取任何发展发展生产力和稳定人民生活的新的措施,没能推动朝鲜王朝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最终自己也死于日本人刀下。[7]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