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

炮身短、射角大的射击军事武器
迫击炮(英语:Mortar),是一种倍径较低、多采用前装弹药的曲射型火炮,虽然存在精度低、射程短等缺点,但它具有重量轻、破坏力大、射速高、成本低、生产简易等诸多优点。如同其名称“迫近射击”,可直接部署在基础步兵单位中由步兵操作,非常适用于短兵相接的场景下进行直接火力支援,也可对掩体后的目标和水平目标射击,用途广泛,是装备量最大的火炮之一。[1][2]
通常认为,现代迫击炮的前身是古代的“臼炮”。它的炮身短粗,外形类似中国捣米的石臼,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无论是中国的明清战争,还是美国南北战争,都出现过臼炮的身影。一战爆发后为了应对堑壕战,1915年,英国发明家温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发明了“斯托克斯式”堑壕迫击炮,相比笨重的臼炮而言,堑壕迫击炮有重量轻、可拆解、便携带等优势。“斯托克斯式”的问世,也被认为是迫击炮这一新式武器的开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迫击炮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几乎如同步枪一样成为了制式武器被广泛装备在各国陆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二战后到现代,迫击炮的基本设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依然是陆军必不可少之装备。[3]
现代迫击炮主要由炮身、支架和座[bǎn]三部分组成,由于其倍径较小、炮弹初速小,膛压较低,因此迫击炮的炮身较为轻薄;支架用于支撑炮身,多为双脚架,并可调节高低角度用于瞄准;座钣连接炮身尾部放置在地面,用于吸收后坐能量维持稳定性。迫击炮的口径从37毫米到200多毫米都有,射程从几百米到十余千米不等,有的轻型迫击炮战斗全重仅几千克,一人便可携带和操作,而有的迫击炮需要通过车辆拖曳或者直接安装在车辆底盘上成为自行迫击炮[2]

词源追溯

英语等大部分印欧语系中,“臼炮”和“迫击炮”一直为同一词“Mortar”,对于英语来说,臼炮和迫击炮的区别就是古代迫击炮和现代迫击炮的区别。只有汉语、日语俄语等少部分语言才区分“臼炮”和“迫击炮”(汉语中的“迫击炮”是日文“迫[][pào]”的直译舶来词),它们与英语的区别就是对于“臼炮”和“迫击炮”的区别则不局限于年代,而是更加科学的将一些超大口径迫击炮也称之为臼炮,如“卡尔臼炮”(一般是将15倍径以下230毫米以上口径的划分为臼炮)。就渊源来说,这些用于攻坚和轰击重要目标的超大口径臼炮与古代臼炮是一脉相承的,而迫击炮则可以视为臼炮在20世纪初期开始小型化、步兵化的分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