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
李俊(1922年3月2日-2013年1月7日),原名李世俊,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理事,1922年3月2日出生于山西省夏县的一户中农家庭,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代表作《农奴》《闪闪的红星》《大决战》。[2][3][5][6]
1952年底,李俊被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主拍军事教育片和纪录片,期间拍摄的《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第9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报道片奖”。[3][7]1958年,李俊转拍故事片,先后拍摄了《回民支队》《农奴》和《分水岭》等。[1][8]其中,《农奴》在中国电影史上被誉为中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作。[4]1973年,李俊受命和李昂合作拍摄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于国庆二十五周年之际上映,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二等奖[4][9]1979年,李俊执导了电影《归心似箭》,于国庆三十周年之际上映,广受好评,荣获“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优秀影片奖”等多项大奖。[3][10]1987年,李俊被任命为《大决战》电影总导演,用6年时间精心打磨该片。影片于1991-1992年分《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三部先后上映,之后斩获了1991年广播电影电视部本年度优秀影片奖、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五届《大众电影 》 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大奖,李俊本人还同时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总政治部特殊贡献奖。[4][11][12]
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暨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国电影世纪奖”评选活动中,李俊获得“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2][5]2004年,李俊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列入《中国电影家传记》中的19位立传导演之一。[4][13]2013年1月7日,李俊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5]

早年经历

1922年3月2日,李俊出生于山西省夏县的一个中农家庭,父母取名“李世俊”,在家中排行第五,有两个哥哥和姐姐,参加革命后自己改名为李俊。[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