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府志

郑珍、莫友芝创作的书籍
《遵义府志》是清代莫友芝郑珍合编的一部贵州地方志书籍,成书于道光二十一年,共48卷、80余万字。该书详细记录了遵义地区的地理、建置沿革、文物古迹、经济生产、文教风俗等各方面内容。由于巡抚贺长龄的督令,该书编写得十分详尽,被梁启超誉为“天下第一府志”。在清代二十五部省志、府州县志善本名录中,《遵义府志》与《汾州府志》、《嘉兴府志》并称三部优秀府志。该书是中国清代方志的重要作品之一,对于研究贵州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编撰经历

郑珍莫友芝着手修志,始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此时上距万历年间遵义知府孙敏政修[zuǎn]《遵义军民府志》(简称《孙志》已逾二百多年。《孙志》二十二卷,刻本已佚,仅留前半部抄本藏民间,咸、同间毁于战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诏令修志,遵义知县陈[xuān]代替因公赴省的知府督修《遵义军民府志》(简称《陈志》),迫于时限,《陈志》三十二卷,仓促成书(只三个月),几乎尽抄《孙志》,实为搪塞之作。其后一百五十多年毫无记载。修志之难,于此可见。当时的郑、莫亦茫然无所措手足。郑珍后来回忆说:“议之始,盖茫然无刺手处。留心一年,始知有《孙志》、《陈志》及各州、县《草志》而 得之。又一年,乃悉发荒碑仆碣及各家所遗旧记、事状。知不可复得,乃始具稿。稿盖数月间事耳(贺长龄《遵义府志序》)。据此可知,郑、莫得到的现成资料极少,绝大多数资料是从“荒碑仆碣及各家所遗旧记、事状”中重新搜集来的。为使资料准确可信,郑、莫又征引近四百种图籍进行考订,耗去的时间已经两年多了,动手写稿的时间仅几个月而已。编务如此繁重,时间如此短促,郑、莫及其同仁的辛苦程度不言而喻。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冬,史贯二千余年,共设四十八卷、计字八十万言的《遵义府志》成书,一方之全史得以问世。

成就与特色

内容详博,考证精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