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

唐朝叛军首领、伪燕开国皇帝
史思明(公元703年—公元761年),本名阿史那·窣干,唐玄宗赐名为“思明”,营州宁夷州(今辽宁朝阳)人,突厥族。唐玄宗时期的军事将领,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之一。[1][2][3][4]
史思明与安禄山是同乡,早年曾担任互市牙郎[a],因战功升迁为将军、知平卢军事,得到唐玄宗赏识,升任平卢兵马使、兼任北平太守。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叛,史思明追随其叛唐,率兵攻占河北全境。[3][4]
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称帝,因与安庆绪不和,史思明以所属河北诸郡、八万兵归降唐朝,受封归义郡王,升任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奉命讨伐叛军。[4][5]然而因受唐肃宗猜忌,史思明归降不到一年就再次叛唐,攻占魏州(今北京地区)。[3][5]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jiàn]越称帝,改范阳为燕京,定为都城。不久,史思明进兵邺城(今河南安阳),杀死安庆绪。[3][4][6]
史思明称帝后,率军攻打河南地区,与唐将李光弼[áo]战于河阳(今河南孟州西)。史思明击败李光弼,随即进兵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杀死,终年59岁。史朝义继位,追谥其为“昭武皇帝”。[3][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