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小说

通俗小说的一种类型
恐怖小说又称神秘小说,或怪诞小说灵异小说,中国古称志怪或鬼怪故事,英文名为horror fiction、horror novel或thriller,在日本被称为怪谈、妖怪小说。恐怖小说指在阅读过程中以促成读者感官刺激和阅读快感为创作旨归,追求阴森气氛、可怖意象、暴力场景营造的小说样式,是通俗小说的一种类型,属于大众文学[1][4]
恐怖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的概念最早在西方确立。在欧洲中世纪前期被称为“黑暗时代”(476年-1000年)[1],对异教信仰鬼魂巫术传说的恐惧使得许多人因邪恶力量之名遭受迫害和处决,人们对死亡和折磨的恐惧使得中世纪文学中大量存在恐怖元素,这为恐怖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6][1]。18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旧经济、政治、思想的碰撞,出现了丰富的文学内容和多样的文体,哥特式恐怖小说也在此时诞生,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凭借《奥特朗托堡》(1764)将恐怖故事确立为一种文学形式[7]。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哥特式恐怖小说十分繁荣,E.T.A霍夫曼的《魔鬼的万灵药》(1815)、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约翰·威廉·波利多里的《吸血鬼》(1819)等作品从各个题材探索了哥特式恐怖小说的写作。19世纪以来,哥特式恐怖小说逐渐庸俗化,并衰败于1840年左右。[2][5][8]
1841年,美国小说家艾德加·爱伦·坡创作的短篇小说《毛格街血案》开创了侦探恐怖的先河,且他于1843年出版的《黑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通俗小说家和文学大师创作鬼怪题材的小说,他的作品使恐怖小说摆脱了哥特式小说以爱情为中心的俗套,并在文学性和艺术质量上得到了增益与提升。20世纪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进步使得恐怖小说进入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始趋于多样并不断革新。这时的作品中,心理恐怖成为焦点,且常表现出作者对自由意志官僚主义、人类存在的意义等问题的思考[9]。这一时期,洛夫克拉夫特从学理上研究了哥特恐怖与超自然恐怖,创造了“克鲁苏神话”,对现当代恐怖小说影响深远。[10]20世纪中后期,恐怖小说诞生了多种流派,如以凯瑟琳·安妮·波特的《修女传》(1956)为代表的灵异恐怖、以斯蒂芬·金末日倒数》(1978)为代表的科幻恐怖、以托马斯·哈里斯的《沉默的羔羊》(1988)为代表的犯罪恐怖等[10]。这一时期的美国后现代恐怖小说开始采用非线性叙事,借助空间场景的快速转移加快故事的节奏,形成了恐怖小说的新转向。同时,日本的推理小说家大力发展了侦探恐怖小说。自此,恐怖小说的影响逐渐传遍全球。[11][12][9]
在中国,鬼怪的形象可以追溯到山海经时期,而恐怖小说则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13]。托名魏文帝曹丕的《列异传》是中国第一部内容较丰富,形式较完整的优秀志怪小说集,与东晋时期史学家干宝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一样多写鬼怪故事居多,但叙述简单,不能给读者带来恐怖体验。唐代,以陈邵的《通幽记》、戴孚的《广异记》为代表的传奇形式的志怪故事开始具有恐怖气息。明清时期,志怪小说开始以恐怖故事为依托,刻意营造恐怖氛围,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恐怖小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其结合恐怖小说情节中“含冤”“孽缘”“诅咒”等元素烘托恐怖氛围,从读者的精神层面描述场景和人物,成为中国近代恐怖小说的巅峰之作。随着西方小说的传入,中国现代恐怖小说也在快速发展,但总体艺术质量不及西方。[11]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古代也出现了以妖怪为题材的恐怖小说,为后世日本恐怖小说奠定了基础。[14][8][15]
恐怖小说善于烘托意境,塑造可怖的意象,设计险象环生的惊悚情节,叙事独具特色。在人性表达层面多选择善恶有报、因果轮回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激发读者心中的正义感。恐怖小说给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缓解压力与单调乏味的方式,还能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相关心理学知识,并获得某种快感[16]。在文学商业化、网络化的21世纪,恐怖小说获得了大量关注,产生了动漫、影视等多种衍生作品,经济效益明显。但其发展也有明显局限,缺乏科学的文艺理论指导、过度迎合大众的阅读品位、媒体绑架写作等问题导致恐怖小说良莠不齐,出现了内容和构思重复、叙事手法单调、盲目模仿跟风、只顾恐怖氛围而内容空洞等问题。[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