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利可汗

东突厥汗国最后一任大可汗
颉[jié]利可汗(579年—634年),即阿史那咄苾[duō bì],也称莫贺咄[1],“阿史那”是姓[2][a],“咄苾”(又作:咄絆bàn)是名[1][3]。颉利可汗是东突厥汗国第十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大可汗。其父是第十任启民可汗,其兄分别是第十一任始毕可汗和第十二任处罗可汗[4][b]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处罗可汗[][c]发作而死,其妻隋朝义成公主认为其子阿史那奥射设[d]年纪尚小且容貌丑陋、没有见识,便主张立其弟阿史那咄苾为汗[5][6]。咄苾继位后,号颉利可汗[6],并娶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为妻。继位初期,颉利可汗多次攻入唐朝边境[7]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帝位时(即626年),颉利可汗亲率大军再度攻唐,直达泾阳唐太宗率军亲临渭水,与颉利隔水谈判,最后双方达成和解,缔结了“渭水之盟[8]
唐朝逐步稳定后,在贞观三年(629年),太宗李靖李勣[jì]等人领兵攻打东突厥国[9]。次年,颉利可汗兵败,在阴山被擒,押至长安[10]。至此,颉利可汗的十年统治政权覆灭,东突厥灭亡[11][12]。到达长安后,颉利可汗被赐予田宅,授右卫大将军[13],最后在长安去世,时年五十六,追赠为归义王,谥号曰“荒”,其遗体按照突厥国习俗进行火葬后,骨灰埋在灞水[bà shuǐ]之东[14][15]

人物生平

莫贺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