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

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锅庄舞(藏文:གང་ལྗོང་སྐོར་བྲོ་),是“卓舞”的俗称,藏语之意为“圆圈歌舞”,与热巴、弦子被称作藏族三大民间舞蹈,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地,又可称为“卓”“歌庄”“果卓卓”“萨朗”等,表演形式为边唱边舞,无乐器伴奏。[2][3]
锅庄舞的历史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和遗迹考证,锅庄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源于当时的人对各种飞禽走兽的模仿,以及对原始图腾的崇拜,锅庄舞在藏族的大范围流传离不开藏传佛教的发展,早期的锅庄舞有很强的宗教祭祀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锅庄舞逐渐演变成群众性的自娱性民间舞蹈,在现代文明的催动下,锅庄舞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还走进了校园,呈现出新的活力。锅庄舞在表演时,人数不等,一般是男女围成圆圈,以顺时针方向行进,期间会变换队形,舞蹈逐渐加快,锅庄舞的音乐旋律通常分为快板和慢板两个部分,音乐基本特征为五声自然调式音阶。锅庄舞按照表演场地可以划分为农区锅庄、牧区锅庄和寺庙锅庄,按照起源时间可以分为古锅庄舞和新锅庄舞,根据锅庄舞的规模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小锅庄、中锅庄以及大锅庄。[3][2][4][5][6]
锅庄舞迄今已有千百年历史,风格多样。因为中国藏族的分布地域不同,在不同藏区的锅庄舞又各具特色,有昌都锅庄、玉树卓舞、迪庆锅庄、马奈锅庄白龙卓舞等,以载歌载舞的形式与藏族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其舞蹈动作与歌舞处处流露着藏族人民生活、习俗、历史、情感,是对藏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缩影。2006年,玉树卓舞、昌都锅庄、迪庆锅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马奈锅庄白龙卓舞、甘孜锅庄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甘南锅庄加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8][9][10][11]

命名由来

锅庄”一词由来已久,是“卓舞”的俗称。锅庄舞又被称为“果卓卓”“卓”“歌庄”等,藏语之意为“圆圈歌舞”。关于锅庄舞的叫法各地不一,流行于西藏地区的锅庄舞称为“果谐、堆谐、果卓”等;流行于云南地区的锅庄舞,称其为“擦尼、擦司、勒巴得”等;流行于四川地区的锅庄舞称其为“巴塘玄子、俄卓、朵体卓”等;流行于甘肃地区的锅庄舞称其为“木莎春、安多果卓”等;流行于青海地区的锅庄舞称其为“卓谐、安多依、锅哇”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