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磷酸钠

一种无机化合物,水溶性线状聚磷酸盐
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也称五钠、三磷酸五钠、STPP,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₅P₃O₁₀或Na₅O₁₀P₃,根据内部原子顺序不同分为I型和II型两种晶体,外观呈白色,可溶于水,加热可水解为(正)磷酸盐。工业上采用热法酸(黄磷)-纯碱法、湿法酸(黄磷)-纯碱法等方法制备三聚磷酸钠。广泛应用于日化产品和食品行业,还可用于造纸制浆、涂料加工以及矿石浮选,也用作过氧化氢溶液稳定剂。三聚磷酸钠具有低毒性,如果大量摄入,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由于与钙离子[áo]合,有出现低钙性手足抽搐的危险。[2][4][5][6][7]

发展历史

聚磷酸盐用作洗涤剂是由阿格瑟与奇华拉发现的,欧美发达国家的磷酸盐工业始于二十世纪初,美国自1940年开始生产聚磷酸盐,1947年以后开始大量生产三聚磷酸钠,随着合成洗涤剂的用量增长,三聚磷酸钠产量迅速增加;日本的三聚磷酸钠生产也和美国一样随合成洗涤剂的增长而增长;英国从1950年开始采用湿法工艺生产三聚磷酸钠。[8]
中国磷酸盐工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初应用于水处理。其中磷酸钠盐发现最早、用量最大且用途十分广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建设磷酸盐生产装置。九十年代,三聚磷酸钠的用量快速增长,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成为磷酸盐十大主要产品之一。[9][5]
二十一世纪,三聚磷酸钠工业朝着精细化、系统化、品质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