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磷

一种磷的单质
白磷(英文:Phosphorus white),别名黄磷,是磷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单质分子式为P₄。白磷的外观为白色蜡状固体,质软,熔点低,有恶臭。白磷在暗处可以发磷光,在阳光照射下或受热后可以转化为红磷,白磷的燃点34 °C,燃烧生成的产物为P₄O₁₀白色烟雾,因此白磷需要水封保存。白磷有剧毒,对人体的毒性多数是由口服引起的,急性中毒会引发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白磷直接落到人体皮肤上会燃烧产生高温,对皮肤造成损伤。白磷在军事上可用于制造发烟剂,还可以用于制造燃烧弹手榴弹[2][4][7][5]

历史

1669年,德国汉堡商人布兰德(Brand H)试图利用砂、木炭、石灰等和尿混合的方法制备黄金,结果却意外得到一种能在暗处发出闪烁亮光的白色软质物体,布兰德将其命名为“冷光”,即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白磷。后来,克拉夫特(Krafft D)和波意耳(Boyle R)也几乎同时制造出了磷。[8]
到了18世纪,人们已经知道磷在纯氧中根本不会发光。1974年,范泽(van Zee R J)和可汗(Khan A U )解释了这种发光,即白磷与氧气反应发生的固体磷的表明,形成短寿命的HPO和P₂O₂,这两者都可以发射可见光[8]
1868年,布赖森(C. Brison)首先提出用高炉熔炼磷矿的方法来生产磷和磷酸,并在英国获得专利。1924年,美国维克托(Victor)化工厂在芝加哥建立了中试的高炉装置,使白磷的日产量达到了2.47吨,后来又在纳许维尔建设了炼磷高炉,使白磷的日产能力达到50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