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

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予以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法律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1][2]
法律援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援助,从实施法律援助的主体看,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各个方面,既是政府行为、国家责任,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律师或其他法律职业者的职业要求,甚至是广大公民的义务;从法律援助的内容看,既包括在整个法律程序的各个环节提供法律帮助,也包括法院对诉讼费用的减免等。狭义的法律援助,从实施法律援助的主体看,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提供经费、建立机构、组织人员为需要法律帮助的公民提供法律服务;从法律援助的内容看,仅限于为经济困难或特殊群体、特别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费或免费提供法律帮助,主要表现为律师为有特殊需要的社会成员免费或减费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和民主法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中国国家贯彻宪法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保障法律得以平等、公正实施的重要措施。[1]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3]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新法于2022年1月1日开始施行。[4]2023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法律援助法实施工作办法》。[5]

背景起源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也是中国实践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法律援助工作十分重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将“建立法律援助体系”确定为“十五”社会发展目标,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实施和“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中国”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拓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