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散力

1930年发现的吸引力
色散力(Dispersion force),又称伦敦力,是范德华瓦尔斯力中的一种,由于分子中电子原子核的不停运动,即使极性分子之间也会出现瞬时的诱导电偶极矩,产生色散作用,进而产生力。这种分子间瞬时电偶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色散力。色散力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具有加和性,适用于原子、分子以及凝聚物质的粒子团中[1]
色散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影响着分子的结构以及分子化学性质,并被应用于对化学反应能量的计算[2]、对吸附条件的适配[3],以及对水处理[4]方面的原理解释等方面。

发现历史

壁虎能在光滑的玻璃窗上行走,是因为它脚趾上数以百万计的疏水性刚毛与玻璃表面发生范德华相互作用,产生了粘附性。这种属于范德华相互作用力的吸引力大小,与电子相关,通常被称为色散力[5]
色散力首次被提出是在1930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菲列兹·伦敦(Fritz London,1900-1954)的一篇于1930年论文中提出,因此,色散力又被称为伦敦力[6]。色散力不分散任何东西,而是根据其量子力学处理与光学色散的数学处理的相似性而命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