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

兰科兰属地生草本植物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为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植物,别名兰花、朵朵香、草兰等[1][5]。其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缅甸、东喜马拉雅山和西喜马拉雅山等地[2]。在中国,产陕西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以及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3][4]。春兰喜阴,喜湿润,喜肥沃,宜生长在富含大量腐殖质的土壤中[6],多生于海拔300-2200米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1]
春兰为地生草本植物。其假鳞茎卵球形;叶带形,下部常多少对折呈V形;花葶直立;花序具单花,稀2朵;花常绿色或淡褐黄色,有紫褐色脉纹,有香气;萼片近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花瓣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唇瓣近卵形,微3裂,侧裂片直立,具小乳突,内侧近褶片有肥厚皱褶状物,中裂片有乳突,边缘略波状,唇盘2褶片上部内倾靠合,多少形成短管状;蒴果窄椭圆形。花期1-3月[3]
春兰叶色鲜绿,常年青翠,叶姿潇洒飘逸,花色淡雅,可作为盆裁或与山石、树桩组成树石盆景,与盆、篮等容器组成的艺术装饰品,具有一定观赏性[7]。此外,春兰全草可作为中药“兰草”的来源,药性辛、平,具有滋阴清肺,化痰止咳的功效[8],花可作为中药“兰花”的来源,药性味辛,平,无毒。具有调节和中,止咳,明目的功效[9]。春兰多食用其根与花,可炒制成菜,也可蜜制茶料、熏茶、浸酒等[10]。春兰还可以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品工业中,作为原材料制成药剂、糕点、美容品等[10][8][9]
由于春兰在自然条件下结实率、萌发率低且野生春兰被过度采挖,导致春兰种群减少[11][12]。因此,春兰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批)中,为二级保护植物。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春兰被列为易危(VU)等级植物[11]。在《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中,其被列为二级保护植物[11]。春兰也被列入《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修订)》中,被归为履约物种类别[13]
春兰的花语在中国为高洁、高雅、美好、贤德、淡泊,在其他国家则为友谊、热烈和自信[4]。在中国古代,春兰可作为祭品供奉给神灵或祖先,此外还可作为一种意象存在于古诗词中[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