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

莎草科荸荠属植物
荸荠[bí qi](学名Eleocharis dulcis (N. L. Burman) Trinius ex Henschel[1]),因其形如马蹄,也被称为“马蹄”。[2]荸荠是莎草科(Cyperaceae)荸荠属(Eleocharis)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1]。世界分布于朝鲜日本越南印度、中国等国家,中国各地均有栽培[1]。荸荠多生长在低洼地[1],不耐霜冻,花果期5-10月[1]
荸荠秆圆柱状,地下球茎可加工成多种食品[5],亦可用于提取淀粉[1]。除了可食用的球茎外,荸荠叶还可用于牛饲料、覆盖物或堆肥[6]。荸荠可群植于园林水景边缘,以供观赏,[7],又可作为湿地生态修复建设的先锋植物[7]。此外,据《中华本草》记载。荸荠可清热、生津、化痰、消积,主治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等疾病[3]。中国一些以荸荠为原料的产品已成为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8],截止2022年,我国荸荠出口量为5804吨,出口额为6102.91万元。[9]
荸荠始载于《日用本草》中[3],《尔雅》一书中称荸荠为“[]茈[cí]”[8]。明代王鸿渐的《野荸荠图》称:“造物有意防民饥,年末水患绝五谷,尔独结实何累累”,体现了荸荠在中国古代民间的重要价值。[10]

历史研究

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