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果

山榄科桃榄属小乔木
蛋黄果(学名Pouteria campechiana (Kunth) Baehni),又名狮头果、蛋果、桃榄、仙桃等[1],为山榄科Sapotaceae桃榄属小乔木,原产于南美洲古巴;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印度东北部、柬埔寨、中国南部等;在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等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有少量栽培[2][1];其喜温暖多湿气候、喜光、耐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便利、有机物质含量丰富、微酸性至中性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中[1]
蛋黄果高约为6米;小枝呈圆柱形,灰褐色,嫩枝被褐色短绒毛;叶坚纸质,呈狭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花腋生,花梗呈圆柱形,花萼卵形或阔卵形,花丝钻形,花药心状椭圆形,子房圆锥形;果倒卵形;种子椭圆形;花期为春季,果期为秋季[2][4]。此外,由于其果肉似蛋黄,故被名为蛋黄果[5]
蛋黄果在巴西等南美国家,其木材可被用来制作家具、乐器、工艺品和装饰材料[6][7],其果实不仅可生食,还可被制成果酱、饮料等[1][8],而且还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物质以及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1],此外,其果实不富集铅、镉、铬等重金属,食用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及营养价值[9]

词源由来

蛋黄果树姿美丽、果型美观,成熟蛋黄果呈倒卵形,外果皮薄且显蛋黄色,果肉质地柔软,含水量较少,呈黄色粉状,形似煮熟的鸡蛋黄,故名为蛋黄果[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