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东南部景区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地跨雷山、剑河、榕江、台江4县,涉及10个乡(镇)3万多人,是长江水系珠江水系分水岭,面积70.9万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黔东南州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省面积第二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1][2][3]
该保护区最高峰海拔2178.8米,是苗岭最高峰,也是黔东南州最高峰,史称“牛皮大箐”。该保护区有林地面积为36071公顷,灌木林地面积4167公顷,活立木蓄积2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3%。[4][1][5]
1982年6月,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年6月,该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经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批准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台湾衫等珍稀生物为主的自然资源,具有综合经营效益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科研教学基地,较好地保存了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始面貌。[2][1][5]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于近几年扎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明显,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由2006年的60种增加至现在的1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6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130种。[2]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贵州黔东南雷公山兽类鸟类及两栖类重要栖息地入选。[6][7][8]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