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食豆齿鳗

豆齿鳗属的一种鱼类
杂食豆齿鳗(学名Pisodonophis boro),别名波路豆齿蛇鳗,是豆齿鳗属的一种近岸暖水性底层鱼类。[1][2]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自印度洋非洲南部,东至巴布亚新几内亚,北至日本,南至印度尼西亚[5][6]在中国,产于东海南海台湾海峡[7]栖息于潮间带和淡、海水交汇的河口沙泥底质的滩涂中。[2][5][3]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食用,也可药用,是泰国重要的商业硬骨鱼之一。[8][9][10]
杂食豆齿鳗常见体长70厘米。[4]体型细长,头小,眼小。上颌下颌长,吻短稍尖。体无鳞,皮肤光滑。[5][2]穴居鱼类;[11]一般晚上活动;[12]主要摄食蟹类、贝类等底栖动物[5]海里出生,淡水中成长,繁殖季会迁徙到红树林泥潭或者食物丰富的河口[6]产卵前直接将卵母细胞释放到体腔中。[8]
杂食豆齿鳗种群数量稳定,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13]

形态特征

杂食豆齿鳗常见体长为70厘米。[4]成熟后的雌鱼一般比雄鱼体型大。体上半部为灰褐色,下半部浅灰褐色。体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明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