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天主教堂

历史建筑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位于上海徐家汇(今蒲西路158号)的历史建筑,也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堂”(St. Ignatius Cathedral),有旧堂和新堂之分。旧堂建于1851年,现存的主教座堂为新堂,于1906年正式动土兴建,是一幢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双尖顶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曾为远东第一大教堂。[1]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3]

历史由来

徐家汇天主大教堂坐落在上海徐家汇附近,而徐家汇又与明末大臣徐光启有着紧密联系。[4]1596年,徐光启在广东韶州遇到来华传教士郭居静,接触到天主教,并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南京洗礼,正式成为上海第一个天主教徒。[5]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徐光启邀请郭居静到上海传教,徐光启的一些亲属、家仆和邻居等也信了天主教,此后天主教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开始传播。[6]1641年,在徐光启子孙的帮助下,传教士潘国光建立了上海第一个天主教堂“敬一堂”并开始传教活动。而徐光启子孙后代中的一支也移居徐家汇,从此就一直信奉着天主教。[4][5][6]到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天主教已经颇具规模,仅上海地区就有教徒4万人。但到雍正时期,清政府下令禁止天主教上海的天主教堂也都全部被没收。[4]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传教士靠着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在此重新进入到上海。1846年2月,继弛禁令之后,道光帝又被迫下令发还已充公的天主堂教产。[7]不久,传教士南格禄来到徐家汇传教,并从徐氏后代那里获得了一块土地。1851年,南格禄又接受常熟一位教徒的8000银元捐献,在此建立教堂。当年7月,教堂竣工。教堂以耶稣会创始人依纳爵为“主保”,故称“圣依纳爵堂”,也就是“旧堂”。[7][8][9]

历史沿革

19 世纪末,徐家汇地区的天主教徒人数逐渐增加,设在徐家汇的耶稣会会院成为了江南传教区的领导中心。原有的旧堂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宗教活动需求,为此,主教倪怀纶和姚宗李决定建一座新的教堂。[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