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米桠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
碎米[]拉丁学名:Isodon rubescens (Hemsl.) H.Hara),又名破血丹香草、雪花草、野藿香冬凌草、六月令、山荏,是唇形科香茶菜属小灌木。分布在中国陕西、湖北、甘肃四川等省份,多生长于海拔100~28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林地、砾石地等向阳处。[1][2]
碎米桠为高(最低0.3)0.5~1(最高1.2)米的小灌木,茎多数呈直立,根部为灰褐色或褐色圆柱形,叶片呈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6厘米,近似圆柱形,边缘呈粗圆齿状锯齿,上面疏被柔毛及腺点,侧脉3~4对,带淡红色,叶柄长1~3.5厘米,[3]淡蓝色或淡紫红色花冠,花期7~10月,花萼称钟型,长2.5~3毫米,密被灰色柔毛及腺点,带红色,果实为小坚果淡褐色,倒卵球状三棱形。[2]
冬凌草碎米桠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甘,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症状。[4]中国北方地区经常将碎米桠作为园林植物栽培,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5][6]碎米桠可作为林药、林果间作作物,能够有效提升林地、果园的经济效益;[7]同时碎米桠耐寒耐旱,易于种植,能有效地截留降水对地面的冲击,固土抗蚀,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8]

研究历史

碎米桠原为中国四川等地的叫法,后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文名。[2]1977年碎米桠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编入《全国中草药汇编》,1991年中国卫生部颁布中药材标准将其地上部分作为中药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