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族元素
硫(英语:Sulfur),又可称为硫磺,属于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VIA族,化学符号为S,它的原子序数为16,原子量为32.06。硫单质有许多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正交硫单斜硫等。常温常压下,硫是一种淡黄色的晶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正交硫的熔点112.8 ℃,单斜硫的熔点为119 ℃,硫的沸点为445 ℃。单质硫难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硫的化学性质活泼,不仅可以与除铂、金以外的金属和大多数的非金属反应形成化合物,而且还可以与酸、碱反应,具有氧化性的酸可以将硫单质氧化。[2][4]
硫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基本氨基酸中蛋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均包含硫元素,这几种氨基酸参与多种重要蛋白质的形成。[5]除此之外,硫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广泛,在工业、医学、食品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硫一方面可以从自然矿中提取,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天然气、煤气等工业废气中回收获得。[2]
硫属于二级易燃固体,本身无毒,但燃烧后放出的有毒和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等则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扑救困难。硫单质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皮肤刺激。[6]

发现历史

硫的拉丁名称“Surphur”源自于梵文“Sulvere”,原义为“鲜黄色”。[2]硫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世界上的多个地区,因此在远古时代硫就被世界上各个民族所认识和使用了。大约在4000年前,埃及人已经会将硫燃烧形成的二氧化硫用于漂白布匹,古希腊人也将其作为熏蒸剂焚烧或用于漂白布和保存葡萄酒。公元前九世纪,古罗马著名诗人荷马Homer)在他的著作中讲述了硫燃烧时有消毒和漂白的作用。硫磺在《圣经》中也多次被提到,最著名的是它摧毁了所多玛蛾摩拉[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