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

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物种
藏羚(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i),又称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藏羚的外形会让人联想到羚羊,但它们却属于羊亚科而非羚羊亚科,是羊亚科中较为独特的成员[1][2]。藏羚体长100~140厘米,肩高79~94厘米,体重24~42千克,耳长12~15厘米,角长50~70厘米[3][2]。被毛多为黄褐色、淡褐色或灰色,下半身包括下巴为乳白色,有细密的底毛。腿部纤细,前端为深褐色到黑色斑纹。面部额头、鼻梁和上颊也为深棕色至黑色。鼻孔是圆形的,两侧有囊状物,可膨胀到小鸡蛋大小。蹄子长而窄。只有雄性藏羚长有角,角为琴形,表面有环,长而纤细且为黑色,几乎垂直于头部[1][3][4][2]。雄性藏羚羊通常独居或与其他雄性结为小群,雌性与幼崽生活在主要由成年雌性组成的群体中[1][3][5]。藏羚主要生存于青藏高原,分布延伸至拉达克克什米尔。栖息于高山草原与寒冷荒漠[6][2]。藏羚曾经因为皮毛的优质底绒而遭到严重盗猎,严重濒危。由于保护力度的加大,种群数量已经稳定[1][2]
藏羚在中国自1993年起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2016年评估中将藏羚作为近危物种(NT),藏羚也于1979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6][7]

分类和演化

分类

关于藏羚的首次物种描述是由英国博物学家埃布尔(C. Abel)在1826年的加尔各答政府公报上发表的,并在同年他给《哲学杂志和期刊》(The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nd Journal)的信件中正式确定[4]。在布莱恩·霍奇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于1830年对藏羚的描述中,将藏羚称为“antelope“,意为羚羊。1939年皮尔格林(Pilgrim)等人根据藏羚的头骨特征,将其称为Capric,并分到羊亚科Caprinae)。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确立了藏羚在羊亚科中的位置,为羊亚科中独特的藏羚属中的唯一现生物种[1][3][4][2]。藏羚为单型种,即无亚种区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