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

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
[suō][luó]拉丁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Hook)R.M.Tryon),桫椤科(学名Cyatheaceae Kaulf)桫椤属植物。又名蕨树、刺桫椤等。[1]主要分布于中国华东南部,西南南部及华南地区,也分布于日本南亚东南亚地区;生长于海拔260~1600米之间的山地溪旁或疏林中。[1]中国在1987年引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等级概念,并在1991年将桫椤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近危NT物种。[2]在2019年桫椤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3][4]在2021年桫椤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
桫椤属于大型树状蕨类。茎干高6米,茎的外皮硬且呈深褐色,上残存叶柄,下密被不定根。叶螺旋状或树冠状排列于茎的顶端;叶柄常呈棕色,在背面两侧有皮孔线;叶片互生,三回羽状深裂,羽片有柄;二回羽状深裂,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头短尖,有锯齿;分叉叶脉孢子囊群在侧脉分叉处着生,无花植物[6]
桫椤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7]恐龙同代,是“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常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熊猫”。[8]桫椤保留有孑遗植物[jié yí zhí wù]的生物学特性,是研究古气候和物种分布格局变迁以及地理区系变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丰富的科研价值。[9]同时桫椤还是一种珍贵的庭园观赏植物。[10]

历史演化

根据古植物资料,桫椤化石孢子发现于波兰印度朝鲜侏罗系以及苏联捷克早白垩系[zǎo bái è xì];在中国山西大同的侏罗系,大兴安岭辽宁阜新吉林的早白垩系均有发现。由此可见桫椤起源于侏罗纪白垩纪末期,在中生代中期曾广泛分布,比恐龙的出现还早1.5亿年。在第三纪时,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西撤,地貌、气候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后,恐龙灭绝,大量其它桫椤属植物消亡。随地质历史的变迁,桫椤的分布区逐渐缩小和南迁,现今幸存的桫椤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湿地区。[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