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圣

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
姚启圣(1624—1683年),字熙止,号忧庵,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隶汉军镶红旗。曾任福建总督[a],是清朝康熙年间政治家、军事家。[1]此外,姚启圣还是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之一。[2]
姚启圣年少时喜欢见义勇为,颇有才能,康熙二年(1663),在八旗乡试中名列第一,被任命为广东香山知县,不久,因擅开海禁,遭弹劾被夺去官职。康熙十三年(1674年),耿精忠谋反,姚启圣携百兵支援康亲王,康熙十四年(1675年)因为康亲王的推荐,姚启圣被破格提拔为温处道[qiān][b],率获战功。康熙十五年(1676年)任福建布政使,劝服韩大任投降,得其军队为自己的亲军,康熙十七年(1678年),姚启圣任福建总督,上“平海十疏”,言调兵用兵之法,[3]进击郑锦(又称郑经)、刘国轩部获胜,收复失地,康熙十九年(1680年)姚启圣收复福建沿海诸岛,姚启圣因此进兵部尚书[c]太子太保[d]。康熙二十年左都御史[e]徐元文上疏弹劾姚启圣为己谋私利,侵占民利,克扣军饷,阻挠海坛进军,姚启圣对此进行了辩驳。在康熙二十二年时(1683年),姚启圣提出了攻克台湾的平台策略,同时,力荐施琅[4]在姚启圣的帮助下,施琅成功收复台湾,同年姚启圣在返回福州后不久病逝。[1]生前著有《忧畏轩奏疏》等。[4]
姚启圣为清初的平台事业做出了历史贡献:平定海袭, 提出平台策略,壮大福建水师,招抚郑氏军队,举荐施琅;稳定福建后方,发展地方经济。[1][4]学者张俊认为:“姚启圣为清初的平台事业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这是不容抹杀的。”[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