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

柏科崖柏属常绿灌木或乔木
崖柏(拉丁学名:Thuja sutchuenensis),别名四川侧柏,为柏科崖柏属常绿灌木或乔木[1]崖柏主干明显,树干笔直,成年崖柏株高可达20米,枝条密,分枝平整,雌雄同株,异交,花单性,生于小枝顶端。[2][1][3]崖柏雄球花近椭圆形,药隔宽卵形;崖柏雌球花近卵形,珠鳞宽卵形,种鳞倒卵状椭圆形。[1][4]崖柏是中国特有植物,分布范围狭窄,主要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城口县开县四川省宣汉县。崖柏主要分布在低山偏暖性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中山偏湿性针叶林带内,垂直分布在海拔700~2200米的富含钙质的山地。[2][5]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
崖柏具有药用价值,一定程度上能够治疗咳嗽、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2][7]此外,崖柏作为保健产品、雕刻木料、室内装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8]

发现历史

1892年4月,法国植物学家法戈斯(Farges)在城口厅(今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石灰岩山地首次发现崖柏,并于1892年、1900年采集植物标本。[9][10]但在之后的时间内,未再发现该物种,崖柏曾在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被评定为已灭绝物种。[11]1999年10月,重庆林业局组织专家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时,在城口县大巴山腹地重新发现了崖柏。[9]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