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

三国时期蜀汉御史中丞
孟获,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建宁郡(治所在今云南省曲靖市)人,少数民族首领,蜀汉御史中丞。[1][2][3]
孟获出身南中地区豪强大姓之一的孟姓东汉末年,南中地区被当地豪强大族所统治,孟氏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力,孟获本人被推举为氏族首领,得到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推崇。[1][4][5][6][7]刘备平定蜀地后,孟获随南中少数民族归顺蜀汉。然而到了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当地少数民族纷纷反叛,孟获跟随益州大姓雍闿也杀死蜀汉官员,并号召当地的少数民族举兵反叛。[1][8]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春天,诸葛亮率领大军兵分三路南征,平定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叛乱。雍[kǎi]被人杀死,孟获被推举为统领,收拢雍闿的残余部众以抵抗诸葛亮的征讨。因为孟获的声望,诸葛亮打算生擒他,孟获被擒后不服,诸葛亮又将他释放,孟获再次整理兵马迎战,如此七次被擒,七次被释放,他才心悦诚服,归降蜀汉。诸葛亮任用孟获为官,后来他官至蜀汉御史中丞[1][8]
在中国西南地区,与孟获有关的故事和传说广为流传。在一些流行的三国题材作品中,孟获通常被塑造为“南蛮王”的形象,在罗贯中所著小说《三国演义》中,孟获作为诸葛亮“七擒七纵”故事的配角出现。而在西南地区彝族白族布依族族群的传说中,孟获的形象更为多面,是有神力的英雄,勇斗巨蟒的守护神,发明衣服的文化英雄[9][10][11][12][13]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