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时调

清代天津时调小曲类曲种
天津时调是中国北方较有代表性的时调小曲类曲种,[1]源于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天津市民聚集的南市、河东地道外、三岔河口一带的鸟市等处的曲艺演出场所。[2]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执节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四胡等伴奏。天津时调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3]
天津时调曲调繁多,各种曲调有着各自的特色风格,如“靠山调”高亢明朗,豪放悲凉;“二六板老鸳光调”流畅活泼,节奏感强,有跳跃性;“慢板老鸳鸯调”舒缓,悲怨苍凉;“新鸳鸯调”节奏较“老鸳鸯调”快,哀怨;“拉哈调”曲调明快活泼;“悲秋调”悲怨凄凉,抒情性强。各种曲调也有共同的特征,音乐结构多为单曲体,吐字唱腔多倚天津语音,在演唱上讲究“悲、脆、媚”,“稳、准、狠”等要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曲种逐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靠山调"等成功改革,成为主要的演唱曲调,并创新出许多精品节目。改革开放后,天津时调焕发生机,一些传统曲调、曲目被挖掘恢复。天津时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唯一以天津地名命名的曲艺曲种,其传统曲调、曲目保留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是研究天津民俗以及曲艺发展的重要载体。[4]
2006年5月20日,天津时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019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天津时调保护单位为天津市曲艺团[5]

创作背景

天津时调源于明清时期在天津流行的民歌小调。它包含多种天津地方民歌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调。明清时期天津的漕运发达,由此带来商业的繁荣,各地的民歌小调也随漕运流入天津。早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刊行的《霓裳续谱》,就记载了当时在天津北京一带流行的各种曲调30种,俗曲622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