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孺

南朝梁的官员、诗人
王僧孺(465年-522年),字僧孺,出生于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是魏卫将军王肃的第八代孙子,晋朝左光禄大夫王雅的曾孙。他在家中排行第二,父亲王延年,家道中落。王僧孺自幼聪明好学,五岁时便能阅读《孝经》,六岁时已经能够撰写文章。由于家境贫困,他曾通过替人抄写书籍来供养母亲[1]南朝齐时期,他凭借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文采,被推荐进入仕途。在梁朝初期,他曾担任多个职务,包括御史中丞南海太守以及南康王长史等。然而,他的人生经历并不顺利,多次遭受排挤和诬陷,最终被迫离职。他的作品大多散佚,明朝张溥将其辑录为《王左丞集》,收录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之中[2]

人物生平

王僧孺,字僧孺,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魏卫将军王肃八世孙。祖父王准是南朝宋司徒长史。父亲王延年,家道中落。僧孺五岁时就能读《孝经》,六岁能属文,因家贫,常帮人抄书,所写既毕,内容都背诵无误。南朝齐时担任太学博士,因善辞藻入幕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编撰《四部要略》,与任昉有往来,与沈约、任昉并为当时三大藏书家。南朝梁初官至御史中丞,后任南康王长史,被典签汤道愍所排斥。天监十年,转徙至南徐州。工于书法,《南史》本传说他“善楷、隶”。晚年患有“癫眩屡动,消温频增”之病。作品都散佚,明代张溥辑为《王左丞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个人成就

王僧孺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谱学的研究和推广上。他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其著作《十八州谱》《百家谱集抄》《东南谱集抄》等均体现了他的学术成就。此外,他还精通书法,尤其擅长楷书和隶书,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尽管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散佚,但明朝张溥将它们辑录为《王左丞集》,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