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

中国古代星宿名称
魁星,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奎星,也是中国古代星宿名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楼,香火鼎盛。此外,魁星还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小说;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传说包公是奎星下界。

引证释义

1.星名。指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天枢
2.星名。指北斗七星中前四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
3.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主文运、文章的奎星。“奎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东汉纬书《孝经援神契》中有“奎主文章”之说,后世附会为神,建奎星阁并塑神像以崇祀之,视为主文章兴衰之神,科举考试则奉为主中式之神,并改“奎星”为“魁星”。宋张元干《感皇恩·寿》词:“绿发照魁星,平康争看。锦绣肝肠五千卷。”元刘壎 《隐居通议·造化》:“淳熙中,殿试进士,有邓太史者告周益公,魁星临蜀。”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只要做些积德的事,钱神更比魁星验。”冰心《往事·六一姊》:“从我们楼上可以望见曲家门口和祠堂前两对很高的旗杆,和海岸上的魁星阁。”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