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宋代著名的类书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由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zuǎn][1]该书始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十月。是宋朝四大部书之一。《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据说书成之后,宋太宗每天看三卷,一岁而读完,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囊括政治、军事、科技、地理、人文、宗教等,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2020年10月30日,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内容简介

《太平御览》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作品目录

卷一
天部
卷十五
天部十五
卷十六
时序部
卷三十五
时序部二十
卷三十六
地部
卷七十五
地部四十
卷七十六
皇王部一
卷一百一十六
皇王部四十一
卷一百一十七
偏霸部
卷一百三十四
偏霸部十八
卷一百三十五
皇亲部
卷一百五十四
皇亲部二十
卷一百五十五
州郡部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
卷一百七十三
居处部
卷一百九十七
居处部二十五
卷一百九十八
封建部
卷二百二
封建部五
卷二百三
职官部
卷二百六十九
职官部六十七
卷二百七十
兵部
卷三百五十九
兵部九十
卷三百六十
人事部
卷五百
人事部一百四十一
卷五百一
逸民部
卷五百一十
逸民部十
卷五百一十一
宗亲部
卷五百二十一
宗亲部十一
卷五百二十二
礼仪部
卷五百六十二
礼仪部四十一
卷五百六十三
乐部
卷五百八十四
乐部二十二
卷五百八十五
文部
卷六百六
文部二十二
卷六百七
学部
卷六百一十九
学部十三
卷六百二十
治道部
卷六百三十四
治道部十五
卷六百三十五
刑法部
卷六百五十二
刑法部十八
卷六百五十三
释部
卷六百五十八
释部六
卷六百五十九
道部
卷六百七十九
道部二十一
卷六百八十
仪式部
卷六百八十三
仪式部四
卷六百八十四
服章部
卷六百九十九
服用部
卷七百一十九
服用部二十一
卷七百二十
方术部
卷七百三十七
方术部十八
卷七百三十八
疾病部
卷七百四十三
疾病部六
卷七百四十四
工艺部
卷七百五十五
工艺部十二
卷七百五十六
器物部
卷七百六十五
器物部十
卷七百六十六
杂物部
卷七百六十七
杂物部二
卷七百六十八
舟部
卷七百七十一
舟部四
卷七百七十二
车部
卷七百七十六
车部五
卷七百七十七
奉使部
卷七百七十九
奉使部三
卷七百八十
四夷部一·东夷
卷七百八十四
四夷部五·东夷五
卷七百八十五
四夷部六·南蛮
卷七百九十一
四夷部十二·南蛮七
卷七百九十二
四夷部十三·西戎
卷七百九十八
四夷部十九·西戎七
卷七百九十九
四夷部二十·北狄
卷八百一
四夷部二十二·北狄三
卷八百二
珍宝部
卷八百一十三
珍宝部十二
卷八百一十四
布帛部
卷八百二十
布帛部七
卷八百二十一
资产部
卷八百三十六
资产部十六
卷八百三十七
百谷部
卷八百四十二
百谷部六
卷八百四十三
饮食部
卷八百六十七
饮食部二十五
卷八百六十八
火部
卷八百七十一
火部四
卷八百七十二
休征部
卷八百七十三
休征部二
卷八百七十四
咎徵部
卷八百八十
咎徵部七
卷八百八十一
神鬼部
卷八百八十四
神鬼部四
卷八百八十五
妖异部
卷八百八十八
妖异部四
卷八百八十九
兽部
卷九百一十三
兽部二十五
卷九百一十四
羽族部
卷九百二十八
羽族部十五
卷九百二十九
鳞介部
卷九百四十三
鳞介部十五
卷九百四十四
虫豸部
卷九百五十一
虫豸部八
卷九百五十二
木部
卷九百六十一
木部十
卷九百六十二
竹部
卷九百六十三
竹部二
卷九百六十四
果部
卷九百七十五
果部十二
卷九百七十六
菜茹部
卷九百八十
菜茹部五
卷九百八十一
香部
卷九百八十三
香部三
卷九百八十四
药部
卷九百九十三
药部十
卷九百九十四
百卉部
卷一千
百卉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