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

十二脏腑所属络的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十二脏腑所属络的经脉,亦称为正经。[1]
关于十二经脉的记载,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十一脉”,至《灵枢·经脉》明确载全了十二经脉,沿用至今。[2]十二经脉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十二经脉根据手足阴阳可分为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3]

联接相传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