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

印度教的创造之神
梵天(Brahma的意译),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华人地区俗称四面佛(印度佛教中的大梵天王诸神众,特指色界初禅天之主,又称大梵天王),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之神、梵文字母的创制者。他与湿婆毗湿奴并称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三大神。[1][2]
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话的生主。早期婆罗门教信奉“以完全超验的、精神性的‘梵’(Brhaman)为万物的本原和存在的终极”。最初这个终极的存在是不具形体的抽象化神,后来被人格化。而梵天的历史身份则源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进入印度的游牧部族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印度进入婆罗门教文明时期,婆罗门教是印度教的古老形式。梵天在早期婆罗门教中成为至尊的主神[3][4]而在印度教神话中,三大神是自生的,梵天则另有出于金卵之说,《摩奴法论》中梵天集之前的祈祷主、原人和生主等于一身,成为世界的创造者和名副其实的创造之神。[5]据《摩奴法论》载,梵天出自一光辉如金的鸡卵,他把卵壳分成两半,创造了天和地一切物类,然后创造造物主十大圣仙,由他们完成创造工作。[1][4]
到了佛教盛行时期,大梵天与吠陀主神因陀罗(帝释天)一起成为佛陀的胁侍。到了笈多王朝以后梵天逐渐变成一个抽象神的代名词,他的意义主要停留在宗教哲学的思辩意义上。[3]
印度犍陀罗艺术中的梵天图像,颇似婆罗门形象,梵天与婆罗门行者之间在图像上本来也存在着内在关系。中国北朝石窟中的梵天造像,多作菩萨装,但他的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在流传过程中演化出多种形象。[6]“梵天”被认为是世间存在物和世界灵魂的化身。它被认定为细小的、能在莲叶上安坐的形象,它是中性神,古印度人对梵天的信仰导致禅定和瑜伽功的形成。[7]

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