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农

中国微生物学家、教育家
王祖农,微生物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自生固氮菌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和自养细菌等方面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是中国上述研究领域的主要创始人。中国综合性大学微生物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培养了大批微生物学专业人才。

简历

王祖农,1916年9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私塾家庭。5岁丧母,家庭环境欠佳。先是读了几年私塾,12岁考入南京市立中区实验学校(后更名为南京市立第一中学)小学部。一直学习刻苦,成绩优良,免试升人初中和高中。在读中学期间,一位薛老师引发了他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毕业后即考入浙江大学生物系。刚考上浙大的第一年(1937年),当时,浙大由竺可桢先生任校长,校风很好。老师们都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开展学术活动。浙大生物系的名教授很多,如贝时璋谈家桢罗宗洛等。王祖农就是在贝时璋教授指导下做的毕业论文。这些教授在简陋的条件下照常从事科研,带领同学们按期举行讨论,而且非常关心爱护同学,主动帮同学排忧解难。这一切都使年轻的王祖农受到极大的教育,为他以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41年,25岁的王祖农在贵州湄潭从浙大毕业了。应原浙大生物系主任、中国蚕桑研究所所长蔡堡先生之召,去该所任助理员。在此后的4年里,一直在蔡老师的直接指导下,从事蚕病的研究工作,并从此与微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45年,所里要推荐3名公费留法人员。蔡先生完全出于公心,没有指派与王祖农的同班同学、同在该所工作的自己的长子,而是推荐王祖农等人。这不只使他得到了宝贵的出国学习机会,更使他从前辈那里学到了高尚的为人之道。
王祖农
带着强烈的科学救国愿望,王祖农于1946年初到达巴黎,进入现代微生物学的主要发源地巴斯德研究所,跟随土壤微生物学系主任博(Pochon,J.)教授从事“单生需氧固氮菌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研究。为了尽快学成回国,他每天工作、学习到很晚,星期日和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很快就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写出了10多篇影响较大的学术论文。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他还在繁忙的做博士论文工作期间,挤出半年时间参加巴斯德研究所为国内外学者举办的进修班,听取莫诺(Monod,J.L.)等著名学者的授课。1947年8月,只发两年的国内公费到期了。博教授推荐他到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兼任见习研究员。1949年12月以优异成绩(Très honourable)通过答辩,取得了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